劃重點:想在成都讀書,戶籍越來越重要了!外地生必看
成都落戶代辦、成都養老保險繳納15年熱線:19115957657
今天要給各位家長說個嚴肅的話題:想在成都讀書,戶籍越來越重要了?
為什么這樣說?
我們先來看一組成都幼升小的招生數據,列舉了幾個比較熱門的小學,2019年和2020年的招生要求對比:

上述8所學校是在算很熱門的民辦小學,今年在招生范圍上都做了相對明確的劃分。比如錦城一中和金蘋果公學都不招外地生。
目前,成都市招得最多的是成外附小的46人,實外附小尚未公布。不出意外的話,和成外一個情況,也就是一樣會限制區內區外招生比例。
1.川師附小、成外美年合起來30個人。
2.今年嘉祥錦江小學的招生計劃真的是讓家長驚訝,將招生區域分為了四個范圍,這是成都民辦小學招生計劃歷史上首次提出的“劃片”概念。


嘉祥錦江具體到外地生,只有僅僅19人。為啥會這樣,這里不好直說,懂得人自然明白……
除此之外,龍泉教育局今年也限定了民辦小學和初中的招生規定:區內私立小學,75%的名額留在龍泉區內。區內民辦初中,70%的名額留在龍泉區內。
從新學校的招生簡章來說感覺要友好得多,沒有明確說明限制招生區域。但熱門小學,對外地生來說,機會越來越少了。
外地家長,有購房資質的來成都買套房落個戶口吧!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小升初的招生數據對比。
這里下方也是列舉了比較熱門的8所初中:


從兩個表可以看出,8所熱門學校,除了市直屬的成外和實外,以及嘉祥沒有明確外地生名額以外(從目前情況看,對這三所學校,外地生也不要抱太大希望),其它5所熱門學校的外地生名額,今年也越來越少了。
2020年成都小升初政策民辦方向還有一個變化:對本地生的認定。往年,只需要戶籍或學籍任意一個在成都就算本地生,但2020年,只有戶籍在成都才算本地生。
初升高沒有太多數據對比,但以前能有外地生招生名額的學校,一共有7所,合計10來個班,本身也不多。(不包括一些學校的特色班和項目班) 這里補充一個知識點:
以往成都高中都有外地生考試,今年取消了,所以網上一直傳言,外地生沒有機會來成都讀高中了,這是不對的。外地生考試取消不等于外地生沒有機會在成都讀高中了。
取消自主招生考試,不代表取消外地生名額,不能偷換概念,誤導家長!學校不準舉行自主招生考試,不準跨市州掐尖招生、提前招生。這個政策規范的對象非常明確,就是對這三種招生方式進行規范。但學校的招生方式,除了自招外,學校完全可以以“學生中考成績為依據”,按照當地分數線劃線招生。
直白點說,《通知》禁止的是學校異地招生的三種方式,并沒有禁止學校錄取異地學生,也沒有禁止家長主動把孩子送到外地讀書。
講了這么多,你有沒有覺得,要想在成都讀書,戶籍越來越重要了?
那假設一位名叫【李俊】的家長,戶籍在瀘州這種二級城市,如果娃娃想在成都讀書,如果想讀公辦有哪些途徑?
1、落個人戶
個人戶籍(包括大人和娃娃的戶籍哈)在成都之后,幼升小和小升初的問題都解決了,劃片入學。
但成都目前購房入戶政策已經取消,外地戶口不能通過購房入戶,僅支持本市戶口本人或直系親屬在其他區域有房的條件下,可以戶口在市內轉移。
2、落集體戶
比如憑借學歷、技能都可落戶,如果父母雙方都是集體戶籍,則可申請,統籌入學。如果一方是集體戶,則另外一方以隨遷子女名義申請入學。
家長們可以具體研究哪些途徑可以落集體戶。
3、辦理隨遷子女證件
一種是材料申請入學:
即社保滿一年、居住證滿一年和實際居住滿一年,以及房屋租賃合同備案等資料。需要注意的是,“三證”最好提前一年半甚至兩年去辦,因為是按照辦好的時間來計算,不是按提交申請的時間,很多家長不是社保差一兩個月,就是居住證差一兩個月。
三個證明其實一點不難,無奈很多人因為信息閉塞,根本沒有提前一年了解政策和準備資料,實際上他們完全符合就讀條件,卻因為社保有斷繳、沒有辦理居住證、沒有辦理房屋租賃合同備案等情況導致不符合隨遷子女就讀條件,臨到孩子要讀書的時候,這些材料是無法補救的,所以為了避免這些情況,大家一定要早做準備,提前謀劃。
一種是積分申請入學:
即積分達11分及以上就可申請入學。
具體可參考官方發布政策。辦了隨遷證,公立可以統籌入學,有個保底,報私立也和成都本地戶籍“待遇”一致,可選擇的空間大得多。
隨遷子女入學需要提供材料有哪些?
1. 隨遷子女在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需要出示下列材料的原件,提交復印件:
▲申請人在有效期內的《居民身份證》和《成都市居住證》(本市戶籍只需提供有效期內的《居民身份證》);
▲申請人及其子女同一戶籍的原籍戶口簿或其他能夠證明其法定監護關系的相關材料(如《醫學出生證明》、《獨生子女證》等);
▲申請人與該區域用人單位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或在該區域辦理的工商營業執照(含納稅或免于納稅的相關材料);不能提供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或工商營業執照的,可請您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出具工作證明。
▲截止當年5月1日前,申請人已在本市連續依法繳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滿12個月的清單(且申請入學當月處于持續繳納狀態);
▲截止當年5月1日前,申請人已在該區(市)縣連續居住滿一年的相關材料。(一般材料包括房屋所有權證、購房合同、房屋租賃登記備案憑證、房屋租賃合同、單位出具的集體宿舍證明等,其中一個滿足即可。)
2.積分達11分及以上(其中繳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得分不低于10分,合法穩定居住指標或累計居住指標不低于1分)但未入戶的居住證持有人,其隨遷子女在本市接受義務教育,需要出示下列材料的原件,提交復印件:
▲申請人在有效期內的《居民身份證》和《成都市居住證》;
▲申請人及其子女同一戶籍的原籍戶口簿或其他能夠證明其法定監護關系的相關材料;
▲申請人的居住證積分信息。
注意,每年隨遷子女入學申請人都在5月份的工作日向居住證(地)所在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的登記點提出入學申請。

點擊查看大圖
注意兩點,一是居住證和社保滿一年是每年5月1日為節點,如果今天才開始辦理居住證或者下月才開始交社保,肯定是趕不上明年讀書的;二是不管大人實際工作和社保在哪里,提交申請都是以居住證所在地提交,所以居住證辦理區域的選擇就非常重要!個人比較建議各位家長優先選擇5+2城區居住證。
4、高層次人才子女
具體可參考區市縣公布的條例,高層次人才子女讀書可以優先選擇。
所以,想在成都讀書,早做準備。純外地生的空間不大了。